(影视剧中的诸葛亮)
本义之外,殚还有其他用法:
(1)毙。《尔雅·释木》:“魄,榽橀(xī xī)。”晋郭璞注:“齐人谚曰:‘上山砍檀,榽橀先殚。”因为榽橀形状与檀木相似,所以人们误把榽橀当成了檀木而砍毙。
(2)通“瘅”。闰;祸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乾部》:“殚,假借为瘅。”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斩艾百姓,殚尽大半。”高诱注:“殚,病也。”
(3)通“惮”。畏惧;害怕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六师发逐,百兽骇殚。”
殚的小篆写法如图:
(殚的小篆写法)
2、殬。读dù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殬,败也。《商书》曰:‘彝伦攸殬。’”形声字。本义是败坏。
这里的“《商书》”指《周书·洪范》。今本“殬”作“斁”。“彝伦攸殬”即:治国的常理由此败坏。这里举这个例子,是把这个“败”与“腐”明确区别开来。即,这个“败”,指的是败坏,不是“腐败”。
(马克吐温《败坏了哈德莱堡名声的人》)
殬的小篆写法如图:
(殬的小篆写法)
3、㱻。读luò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㱻,畜产疫病也。从歺,从羸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畜产疫病。
(畜产疫病)
人类传染病和畜产的传染病,在古汉语是有区别的,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人曰瘟疫,畜曰㱻。”人类叫瘟疫,畜产叫㱻。
㱻在本义之外,也被借用,指病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“㱻,病也。”《集韵·冭韵》:“㱻,病也。”典籍未见应用实例。
㱻的小篆写法如图:
(㱻的小篆写法)
4、㱯。读ái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㱯,杀羊出其胎也。从歺,豈声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杀羊取胎。
为什么会杀羊取胎呢?王筠《说文句读》:“古以胎为美食。”古人认为羊胎是美食,所以,不待其产,直接杀羊取出羊胎。
(怀孕的羊)
实际上,在传统中医中,羊胎(指胎盘)是一味中药,大补,而且现代羊胎或其提取物,也被广泛用于医学应用,当然,现代已不会杀羊取胎了。
㱯的小篆写法如图:
(㱯的小篆写法)
5、㱚。读cán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㱚,禽兽所食余也。从歺,从肉。”会意字。本义是禽兽吃剩的骨肉。
(禽兽吃剩的骨肉)
这个字虽然是会意字,但目前资料未见甲金文字资料,因此无法演示它的文字演变过程。因此,我们只能借由小篆字形,歺,残骨;月(肉),即肉。残骨上的肉,因此会意禽兽吃剩的骨肉。
一般的理解,认为㱚用同“残”。《玉篇·歹部》:“残,或为㱚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用采用这种说法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字的小篆字形,段玉裁有作修正,认为㱚字左边的“月”不是肉,而是“月”,即月亮之“月”,会意残缺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引伸爲凡物之餘。凡殘餘字當作㱚。从歺从月。月各本作肉,篆体作[歺肉],今正。禽兽所食不皆肉。歺者,残也。月者,缺也。”
段注的说法是:残骨上残余的(肉),也说得通。
㱚的小篆写法如图:
(㱚的小篆写法)
(【说文解字】之800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