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穆公不以为然:拿下郑国,用它跟晋国交换河东之地,我大秦东出的通道就有了,怎么能说“小利”?两国都不加提防,正是好时机,你们真是迂腐至极。
于是秦穆公不顾反对,下令孟明视(蹇叔之子)、西乞术、白乙丙(百里奚之子)为将,率领3000精兵、300乘战车,踏上了东征之途。
壮行会上,蹇叔、百里奚拉着自己的儿子哭道:“心痛啊,我看着你们出,却看不到你们回来了。”
太丧气了!秦穆公大怒:“你们竟然敢‘哭师’,动摇我军心!”百里奚说:“我哪敢哭师,哭自己的儿子还不行吗?”
秦穆公鼻子都气歪了:等大军得胜回朝再找你俩算账!
蹇叔给孟明视一封密信,并叮嘱他在危急之时可打开来看。半路上,白乙丙好奇心发作:你爹是不是留给你什么破敌密招了?咱打开看看呗。
孟明视也被说得心里痒痒,于是二人提前开封,却不料信中如是言:此去郑国不足虑,但晋国一定是大患,崤山地险,我将在那里替你收尸。
白乙丙气得连吐口水:太晦气了,哪有这样的爹?
小哥仨都是心高气傲的才俊,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新郑,他们出雍城(宝鸡)、潼关、桃林塞,一路向东,于第二年春从雒邑城的北面路过。
雒邑是周天子的王畿,虽然如今的周天子是落魄的凤凰,但起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。于是孟明视下令:全军去甲胄,全速通过。
大秦将士们如虎如狼,呼啸而过,惊得王室子弟一片惊叹:秦军如此强大,谁能与敌?年幼的王孙满却笑着作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:按照礼法,秦军必须卷起铠甲、收起兵器,小步快跑离开,如今他们仅仅去甲胄,一路轻狂奔跑,无礼又轻佻,轻则寡谋,无礼则乱,秦军必败。
周襄王还讥笑王孙满“童言无忌”,岂料竟然被小孩儿一语成谶了。
公元前627年二月,秦军越过轘辕山、虎牢关,抵达黎阳津,在这里竟然碰上了郑国派来的“劳军使”玄高。
玄高这个“劳军使”其实是冒牌货,他的身份仅仅是郑国的一名商人,常年往返于各国间当倒爷。不久前,他听朋友说,秦国派了一支军队要袭击郑国,很快就要到了。
玄高大吃一惊,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咱虽然是商人,但也有保家卫国的责任。于是他当机立断,一面派人去新郑报信,一面拿出积蓄买了一批礼品和几十头牛,冒充使者在黎阳津静等秦军。
见到孟明视,玄高一点也不胆怵:我们国君听说秦军将来,特地让我送上礼物以示酬谢。
孟明视三人傻了:咱不是秘密行动吗?怎么被郑国知道了?那还偷袭个屁啊?就咱3000人,还不够人家塞牙缝呢。
从雍城到黎阳津,形成1500里,历时三个月,三千人、三百辆车,这个阵势要想做到保密就是个天方夜谭的事,正如蹇叔所言,如此军事行动简直就是儿戏。
果然不出所料,秦军还没到达郑国地界,连商人都知道了所谓“秘密行动”。
郑国那边得到玄高的报信,毫不客气地将杞子、逢孙、杨孙三人驱逐出境了。三人也不敢回家,被迫逃到宋国、卫国谋生去了。
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三人一合计:咱跑了三个月,总不能空手回去吧?不是路过滑国吗?咱伐郑实力不够,打滑国绰绰有余。
于是哥仨搂草打兔子,半路将滑国灭了,金银财宝、工匠美女,满载而归。
大概是因为带的东西太多,需要船运,于是秦军返程走的是洛水,在今天的洛宁县一头扎进了崤山古道。
埋伏在山间的晋军乐开了花!
中军元帅先轸力排众议,以秦军两年前违约,此次又趁晋、郑国丧之际入侵为由,提出在崤山伏击秦军。
“崤之战”的古战场在洛宁县东宋镇王岭村交战沟,这里山高林密,沟壑纵横,石山陡峭,最宽处有二三百米,最窄处只有八九十米,行军尚可,作战根本转不开身。
晋军兵分四路,每路5000人,分别在在峡谷四个方向设伏,并买通姜戎堵住秦军向东南方向逃跑的谷口。
当秦军踏入谷口深处,被伐倒的树木挡住去路后,才意识到大事不妙。面对从天而降的箭矢,以及四周燃起的大火,秦军四处逃窜。
白乙丙长叹一声对孟明视说:你爹真是神人啊,咱化妆一下分头逃跑吧,如果有幸能逃脱一人,回家报个丧吧。
然而,晋军已经将战场围成了铁桶,最终秦军全军覆没,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全都被俘了。
后来亏得当年“秦晋之好”的硕果文嬴(晋襄公嫡母,秦穆公之女)求情,晋国释放了孟明视等三人。但以“殽之战”为标志,秦晋两国从此由相爱走向想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